<i id="jtvxy"><nobr id="jtvxy"><acronym id="jtvxy"></acronym></nobr></i><strike id="jtvxy"><dfn id="jtvxy"></dfn></strike>
<i id="jtvxy"><nobr id="jtvxy"><i id="jtvxy"></i></nobr></i><i id="jtvxy"><nobr id="jtvxy"><acronym id="jtvxy"></acronym></nobr></i><delect id="jtvxy"><nobr id="jtvxy"><i id="jtvxy"></i></nobr></delect>

<button id="jtvxy"></button>

<delect id="jtvxy"><noframes id="jtvxy">

<delect id="jtvxy"></delect><button id="jtvxy"><dfn id="jtvxy"><strike id="jtvxy"></strike></dfn></button>
<delect id="jtvxy"></delect>

<i id="jtvxy"><nobr id="jtvxy"></nobr></i>

<i id="jtvxy"><nobr id="jtvxy"></nobr></i><delect id="jtvxy"><nobr id="jtvxy"></nobr></delect><i id="jtvxy"><nobr id="jtvxy"><acronym id="jtvxy"></acronym></nobr></i>

<delect id="jtvxy"><noframes id="jtvxy">

<delect id="jtvxy"><noframes id="jtvxy">
當前位置:首頁 > 走進張灣 >  張灣概況

張灣區情概況

十堰市張灣區人民政府網站 www.sollitex.com

2020-05-07 來源:區史志辦

 
  張灣區是湖北省十堰市市轄區,依堵河,臨漢水,是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,中國第二汽車制造廠發祥地,東風商用車公司總部所在地,稱為中國“卡車之都”,是十堰市最大經濟體。轄2鄉2鎮4街道和1個省管經濟開發區,面積657平方公里,2018年人口41.5萬人。有襄渝鐵路、316國道、209國道、銀武高速公路穿境而過。區內旅游景區有東風汽車工業旅游區、四方山生態公園、黃龍灘工業生態旅游區等。

基本信息

中文名稱張灣區政府駐地張灣區公園路85號
面積657平方公里火車站十堰站,花果(貨物)站
外文名稱Zhangwan District電話區號0719
人口41.5萬人車牌代碼鄂C
方言普通話-西南官話(鄂北片)郵政編碼442000
行政區類別 正縣級,地級市轄區地理位置十堰市中部
所屬地區湖北十堰著名高校湖北汽車工業學院
著名景點 東風汽車工業旅游區、四方山生態公園、黃龍灘工業生態旅游區、牛頭山國家森林公園、龍泉寺、人民公園、大西溝生態旅游區、百龍潭、白馬山、黃龍生態農業示范園區劃代碼420303
下轄地區2鄉2鎮4街道1開發區區委書記劉宇飛
機場武當山機場區長周玲(女)

 

 

地理環境
  張灣區位于湖北省十堰市中部。東與十堰市鄖陽區青山鎮,茅箭區鴛鴦鄉、五堰街道、二堰街道接壤,西與鄖陽區鮑峽鎮、葉大鄉相連,南與房縣大木廠鎮,茅箭區大川鎮交界,北與鄖陽區五峰鄉、柳陂鎮、茶店鎮相鄰。東經110°26′~110°57′,北緯32°23′~32°47′,東西最大直線距離38公里,南北最大直線距離34公里。
  張灣區屬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,四季分明,冬夏長,春秋短;春季升溫快,冷暖變化大;夏季雨熱同季,降水不均;秋季降溫迅速,秋雨連綿;冬季少嚴寒;地形復雜,立體氣候明顯。光、熱、水條件較為適宜,年平均日照1889.3小時,平均日照率43%,總輻射106.6千卡/平方厘米。其中,生物輻射50.4千卡/平方厘米。年平均氣溫15.25℃,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7.1℃,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2.6℃,年溫差為24.5℃。年平均無霜期246天,年平均降雨1000.8毫米,降水主要集中在7-9月。因地勢南高北低,氣溫由北向南遞減,年平均氣溫南北相差3.5℃,無霜期相差50天左右。


歷史沿革
  公元前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,張灣境內的犟河(古稱虎尾河、西流河)流域和堵河下游兩岸就有較大規模的人類活動。
  楚莊王三年(前611年),楚國滅麇國,秦、楚聯合伐庸,繼滅庸國,張灣域屬楚國上庸郡。
  戰國和秦朝時期,周赧王姬延三十五年(前280年),秦攻楚黔中,楚獻漢北及上庸地與秦交換黔中,張灣域屬秦國及秦朝漢中郡钖縣。漢朝時期,張灣域屬漢中郡長利縣(今鄖縣),東漢建武六年(30年),省長利入钖縣,張灣域屬漢中郡钖縣。
  晉朝時期,曾置微陽縣,黃龍鎮是微陽縣治所在地,張灣域屬上庸郡微陽縣。
  隋唐時期,曾在堵河口置堵陽縣,張灣域屬堵陽縣。唐貞觀元年(627年),撤堵陽縣入鄖鄉縣,張灣域歸鄖鄉縣。
  南宋景炎二年(蒙古世祖孛兒只斤忽必烈至元十四年,1277年),改鄖鄉縣為鄖縣,張灣域屬鄖縣。
  明朝成化十三年(1477年),明政府開通鄖縣至竹山的鋪遞驛道,在境內設小嶺、花果園、西溝、岳竹關4處鋪遞,為官方通信體系。萬歷年間(1573-1619年),鄖縣實行村鎮制度,其中張灣境內村鎮有花果村、黃龍村、舒家店、土門村和小嶺鎮。
  清朝中期,廢除村鎮建置,統一設鄉里保甲。清乾隆三十五年(1770年),鄖縣將原設在雷峰埡的巡檢司署改設到黃龍灘。清咸豐元年(1851年),黃龍設立建制鎮。
  民國11年(1922年),鄖縣設7個區,其中涉及張灣域的有6區駐黃龍、7區駐十堰。民國24年(1935)6月,鄖縣改設為4個區署,其中黃龍、十堰各為1個區。
  1947年12月,鄖縣解放。1948年2-3月,成立十堰區、花果區、黃龍區和茶店區,隸屬陜南區第四(兩鄖)專署鄖縣。廢除保、甲制度,在區下設行政村。
  1958年初,鄖縣11個區改建為19個鄉(鎮、場)。其中,十堰區改為十堰鄉,黃龍區改為黃龍鄉,花果區改為五八農場,茶店區改為茶店鄉;區轄鄉改建為管理區。9月,鄖縣18個鄉(鎮)全部改建為人民公社,實行政社合一體制。其中,十堰鄉改為五星人民公社,黃龍鄉改為東風人民公社,茶店鄉改為東方紅人民公社,五八農場名稱不變,行政村(合作社)同時改為生產大隊,管理區名稱不變。
  1961年6月,鄖縣18個公社改建為15個區和城關鎮,其中十堰(五星人民公社)與白浪(英雄人民公社)合并為十堰區、東風人民公社改為黃龍區、東方紅人民公社改為茶店區。
  1967年4月,二汽在十堰區紅廟公社爐子溝大隊動工興建。
  1969年12月,成立十堰市,十堰區、黃龍區劃歸十堰市管轄,茶店區茅坪公社劃歸十堰區管轄。
  1971年1月,十堰市撤區并社,涉及張灣域的十堰區、黃龍區及其所轄黃龍鎮和十堰、七里、紅廟、茅坪、大路、花果園、西溝、方灘、大峽、東灣、柏林11個公社同時撤銷,組建十堰、東風、花果、黃龍、大峽5個公社,歸十堰市管轄。
  1980年11月,十堰市設立張灣、花果、茅箭、五堰4個副縣級街道,隸屬十堰市,其中張灣境內有張灣、花果街道。將公社管轄的中心城區居民委員會劃歸街道管轄。
  1984年5月,十堰市撤社設區建鄉,撤銷十堰、土門、花果、黃龍、大峽、茅箭、白浪、大川8個公社,設立4個區18個鄉1個鎮。其中,花果區轄方灘、舒家、大峽、柏林、大路、過風樓(同月改為長坪)、相公嶺、蔡家8個鄉和黃龍鎮,白浪區轄東溝、茅坪、大川、小川、唐家、茅塔、大坪、方塊、鴛鴦、大廟10個鄉。十堰市直屬的張灣街道更名為車城路街道,花果街道更名為頭堰街道,均降為正科級,增設土門街道,均劃歸張灣區管轄。9月,境域生產大隊全部更名為行政村。
  1986年9月,十堰市撤銷花果區、白浪區,花果區所轄區域和白浪區所轄東溝鄉、茅坪鄉劃歸張灣區管轄。張灣區轄方灘、舒家、長坪、相公嶺、蔡家、大路、東溝、茅坪8個鄉和黃龍、柏林2個鎮以及頭堰、紅衛、車城路、土門4個街道。
 
行政區劃

  2018年底,張灣區轄2鄉2鎮4個街道1個省管經濟開發區(十堰市西城經濟開發區),總人口41.5萬人。

行政區人口
           (萬人)
面積
           (平方公里)
機關
           駐地
社區 村
車城路街道13.937車城路13號鏡潭、艷湖、康樂、張灣、東岳古臺、車城西路、公園、工藝新村、人民廣場、高家灣、巖嶺、謝家。
漢江路街道8.790河南路19號六堰、七里、夏家店、羅家崗、東風、銀河、柳家河、茅坪、梁家溝、劉家、雙樓門、水堤溝、龍潭灣、八畝地、李家院、馬家溝、熊家灣、七里埡、桐樹溝、鳳凰溝。
紅衛街道8.527車西路19號王灣、周家溝、燕溝、袁家溝、動力新村、界牌、牛場、爐子溝、曾家溝、石橋。
花果街道5.583花果路5號二堰鋪、花果園、花園新村、頭堰、鑄一、安溝、岔河、花園、小嶺、大路、丁家、陳家、安溝、茶店、蔡家、桃子、花果、二堰溝。
柏林鎮1.4107西城路129號柏林、鮑花溝、小堰、太山溝、白馬山、陳坡、柏林。
黃龍鎮2.1125西寧路31號黃龍、大壩、斤坪、李家灣、黃龍灘、東灣、獅子溝、朱莊、堰石、舒家店、鮑家灣、青石溝、回龍轉、大溝、雙豐。
西溝鄉0.5113相公村相公、黃土、東溝、沙洲、過風、西溝、長坪塘、白石、岳竹。
方灘鄉0.566方灘村方灘、喻家灣、轉頭溝、徐家灣、文武溝、王家山、沉潭河。
西城經濟開發區0.49西城路50號西城路、草店、郭家。
 
發展概況

  2018年底,張灣區轄2鄉2鎮4個街道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和1個工業新區,37個社區居民委員會,69個村民委員會,國土面積657平方公里,耕地1207.5公頃。年末常住人口41.5萬人,其中農業人口6.36萬人。全區完成生產總值559.05億元,同比增長7%。其中,第一產業增加值2.88億元,同比增長3.3%;第二產業增加值374.62億元,同比增長2.7%;第三產業增加值181.55億元,同比增長17.2%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3億元,同比增長12.3%;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.9億元,同比增長19.8%;外貿出口1.7億美元,同比增長20%;利用外資8901萬美元,同比增長16%。

  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.89億元,其中農業3.38億元,畜牧業7984萬元,漁業1682萬元。全區農作物播種3655公頃,其中小麥460公頃,玉米334公頃,水稻134公頃,油料350公頃,薯類134公頃,豆類67公頃。蔬菜播種2867公頃。果園582.8公頃。茶園472.5公頃,其中可采面積310.8公頃,茶葉產量30噸。全區農產品加工產值17億元,農產品“三品一標”產品32個,其中國家地理標志產品2個、綠色食品2個、無公害產品28個?;窘ǔ蓞^有農業示范園、鄉鎮有農業示范場、村有科技示范戶三級農業科技示范體系。全區農業科技示范戶300戶,蔬菜設施栽培、測土配方施肥、畜禽水產健康養殖、果茶園養雞等農業實用技術得到推廣普及。城郊旅游、特色農業、地方文化融合發展,長河灣景區、方灘堵河綠道、櫻花溪谷廣場、花園村仿古一條街建成,白馬山、花果山、百龍潭、鮑花溝景點提檔升級,尚德七彩樂園啟動建設。新增特色農產品基地73公頃,蔬菜、茶葉、小水果、食用菌、中藥材五大主導農業產業格局基本形成。培育星級農家樂15戶、田園綜合體2個。圓滿承辦第七屆中國汽車造型設計大賽、2018北京文化創意大賽(十堰賽區)、“放飛夢想?立業張灣”青年創意創業大賽,成功舉辦十堰首屆農民豐收節、十堰汽車文化旅游節暨奇石盆景展、白馬山民俗文化節、漢江國標櫻桃文化節。全年接待國內外游客996.5萬人次,同比增長12.17%;旅游綜合收入139億元,同比增長34.62%。

  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總產值747.7億元,同比下降0.2%,其中東風公司板塊527.8億元,同比下降5.5%,地方企業219.9億元,同比增長15.3%。輕工業完成4.4億元,同比下降33.4%;重工業完成743.3億元,同比增長0.1%;汽車制造業完成633.9億元,同比下降0.6%;專用設備制造業、燃氣生產和供應業同比分別增長27.2%、66.7%;通用設備制造業、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、金屬制品業、非金屬制品業同比分別下降0.3%、4.9%、6.8%、12.6%;農產品加工業完成17億元,同比下降19%。資質以上建筑業總產值64.4億元,同比增長20.2%。東風板塊優化升級,東風商用車動力新工廠、東風特種商用車有限公司、東風越野車有限公司、東風汽車底盤系統有限公司整合到位,東風、一汽戰略合作項目東風富奧泵業有限公司成立。地方工業強勁發展,新能源汽車產業園、高端裝備產業園、裝備路一號產業園建成,猛程、銀輪新工廠、華潤天舒等20余個先進制造項目投產。新增規模企業19個,6家企業納入全省支柱產業細分領域隱形冠軍培育企業,汽車及零部件產業、智能裝備產業雙雙入選全省重點培育產業集群。

  全區完成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232.3億元,同比增長12%。其中,第一產業完成投資3.1億元,同比增長115.9%;第二產業完成投資84億元,同比增長31.6%;第三產業完成投資145.1億元,同比增長2.2%。在建項目260個,新開工項目189個。京能熱電聯產一期建成投產,鋰諾新能源電池一期派克工廠主體完工,雙星東風4.0智能化工廠、東風專用零部件主體廠房啟動建設;市青少年戶外培訓基地、市殯儀服務中心完成場平,市廣電傳媒中心加快建設;綜合管廊張灣段全線貫通,四方山新綠道投入使用,陽光大道二期、風神大道三期基本完工,快速通道張灣段、火箭路、江蘇路延長線、京東路延長線、十堰客運換乘中心建設加速推進。高鐵站配套設施工程開工建設,昌升國際商貿城二期完工交房。四方匯順利營業,歡樂世界啟動建設。龍信國際汽車城開園運營。新增限上商貿企業16個。六大新經濟園區入駐市場主體400余個,新增銷售額5億元,帶動就業6000余人。一鍵通外貿服務平臺掛牌,完成出口額4000萬美元。阿里巴巴十堰汽車及零部件專業市場建成,入駐企業300個,成為鄂西北首創的“網上汽配城”。中潤普達中文語義識別產業化項目落戶,京東云十堰創新中心掛牌。

  精準扶貧持續攻堅。選派71支工作隊定點幫扶,發動115個企業聯村幫建,全區貧困村、貧困戶實現結對幫扶全覆蓋。區直單位“一把手”集中6個月脫產駐村,帶隊宣講政策、解決問題1015個。投資3.9億元,完成易地扶貧搬遷2470戶7639人。整合資金6980萬元,實施扶貧產業項目99個,發展特色產業基地200余公頃,打造產業脫貧示范村40個,其中發放以獎代補資金2300萬元。出臺就業創業激勵政策,籌資2100萬元,建成扶貧車間18個,幫助貧困勞動力外出就業4417人、靈活就業967人,綜合就業率92%。發放金融扶貧小額貸款1230戶2059.7萬元。實現貧困學生義務教育階段學習生活全免費,資助貧困生3125人305萬元。投入678.41萬元,全面落實貧困人口“基本醫療+大病保險+醫療救助+補充保險”四位一體醫療保障政策,貧困戶住院醫療費、慢病門診費實際報銷比例分別為91.43%、94.44%。認定未納入五保低保的“三類”特困人員902人,發放兜底保障金170萬元?;I資7000萬元,落實“54321”補助政策,鼓勵農戶消危房、建新房、改舊房,徹底解決農村安全住房問題。投入1.33億元,實施農村安全飲水鞏固提升工程66處,鋪設管網337公里。升級改造農村低電壓、易遷安置點供電設施,行政村用電連通率100%。新建農村信號基站150處,通訊信號盲區基本消除,農村光纖寬帶覆蓋率100%。完成128個安置點1192盞路燈安裝。建改通村通組路100公里,新增城鄉公交線路12條,柏葉路一期通車,白石至大川改擴建完工,葉灣至方灘、西溝至葉大道路加快建設,城鄉半小時交通生活圈基本形成。

  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1個,專利授權516件。新經濟發展引導基金3000萬元,幫助企業爭取智能裝備產業基金4500萬元,提供助保貸1.3億元,武漢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10個。義務教育績效工資經費全額納入財政預算,公辦教師與公務員享受同等待遇。出臺全面振興教育實施意見,推出嚴管教師隊伍、深化教育改革、提高教育質量“一攬子”措施,校風學風加快好轉,獲全國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創新區,陽光小學入選湖北省中小學綜合實力100強。普惠性幼兒園比例提高至86%,適齡兒童入學率100%。車城高中、柳林中學新校區建成使用,市九中綜合樓、柏林中心幼兒園順利完工。衛生計生服務加快轉型,省級健康促進區創建有序推進,55個村衛生室達到“五化”標準,以藥養醫全面取消,村醫養老有效解決。文創產業協會成立,奇石文化產業園、新時代文化廣場建成,村級健身工程、“村村響”工程全覆蓋,黃龍古建筑群文物修繕完工,原創文藝作品《爭低?!啡雵谌龑煤彼囆g節展演。

  全年民生支出99860萬元,占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0.2%,同比增長5.6%。城鎮新增就業3891人、再就業1715人,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.05%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900元,同比增長8.1%;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05元,同比增長9.2%;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226元,同比增長8.1%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續保率92%。社會救助提標擴面,發放資金3000余萬元,其中發放城鄉低保39553人次1206.31萬元。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全覆蓋,醫療救助5769人次,發放救助金187.34萬元。臨時救助1143人次,發放臨時救助金30.14萬元。發放五保對象5094人次供養資金351.41萬元。發放孤兒救助149人次18.6萬元。養老服務體系加快完善,每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數42張,民辦養老、醫養融合全市領先。發放高齡津貼5836人759.58萬元,辦理老年優待證1792張。發放殘疾人“兩項補貼”3592人387.3萬元,為全區1646名喪失勞動能力的殘疾人代繳基本醫療保險29.628萬元。落實被征地農民社會養老保險3379人,發放補償金5961.77萬元。啟動農村殯葬管理改革,全面落實優撫安置政策。



  旅游景區
  東風汽車工業旅游區
  東風汽車公司商用車總裝備廠有3條整車裝配自動生產線,采用計算機控制,具備多品種、變批量混流生產能力。裝配一線為多品種混流生產線,裝配二線以重型車生產為主,兼顧新車型試裝,裝配三線為重型車生產線。有全自動化商用車檢測線4條。1998年, 東風汽車公司商用車總裝備廠按照國家AAA級景區標準制作標識、標牌,配置安全設施、美化環境,投資1000萬建成自動化生產空中觀光走廊,東風汽車工業旅游區對外開放。2010年,獲得國家AAA級景區。李先念、鄧小平、胡耀邦、朱镕基、李嵐清、江澤民、吳邦國、溫家寶等領導先后蒞臨視察。
  四方山生態公園
  四方山古名四望山,登峰可俯視四周方圓幾十公里而得名。山巔曾有四望廟,文化大革命中遭破壞。1969年,在四望廟遺址興建十堰市電視發射臺。因“四望”諧音“死亡”,更名為“四方山”。1991年,十堰市、鄖陽地區、東風公司共同商議興建四方山植物園。1992年,開始興建,后逐步完善。風景占地1.5萬畝,形成觀光果園、挹秀景園、植物園、綜合活動區、水上公園區、鹿苑景區、野營游樂區、狩獵景區、國防教育基地9個景區。1997年,獲國家AA級景區稱號。2012年,獲國家AAA級景區稱號。2014年投資2億元,修建貫通南北景區健身游步道25公里,南門景區廣場、生態停車場、國標標示牌、公廁、保潔、山坡植被等基礎設施。
  黃龍灘工業生態旅游區
  2001年9月,動工興建黃龍灘工業生態旅游區,2003年10月對外開放。景區以黃龍灘水力發電廠為核心,分為工業生產區和園林園藝區。工業生產區有1號廠房和2號廠房。1號廠房1969年始建,1974年5月投產發電,安裝有2臺8.5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,2012年10月,1號機組實現無人值班運行;2號廠房同屬地面引水式發電廠房,是黃龍水力發電廠擴建工程主體項目,2002年6月開工建設,安裝2臺17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,分別于2005年6月、8月投產發電。黃龍灘電廠裝機總量增至51萬千瓦。黃龍灘水庫壩上堵河故道形成20多公里水上畫廊。園林園藝景區分為生態旅游區、人文展覽區和運動區3部分。生活旅游服務區內建有假日旅館區、別墅區、服務中心區、會議中心區、公共娛樂區。2005年,黃龍灘工業生態旅游區獲國家AAA級景區稱號,2011年,獲國家AAAA級景區稱號。
  牛頭山國家森林公園
  牛頭山又稱牛首山,因其突出的雙峰相對,恰似牛頭上的兩角而得名。1987年始建國營十堰市牛頭山林場, 1995年更名為牛頭山國家森林公園,占地18平方公里,森林覆蓋率93%,分為牛頭山、艷湖公園、美景園3個景區。2001年,牛頭山國家森林公園獲國家AA級旅游區稱號,2010年獲國家AAA級旅游區稱號。
  龍泉寺旅游區
  2005年,市政府批準花果街道窯溝(方山路68號)龍泉谷興建龍泉寺旅游區,占地1030畝,森林覆蓋率為90%。其中,寺院占地30畝,建有大雄寶殿、三圣殿、天王殿、放生池、九龍圣泉井、觀音瀑布、龍王殿、結緣橋、許愿池、許愿樹、靜心泉、百歲梯、快活林、百鳥園、觀景臺、喂養廣場鴿、福門。配套設施有龍泉客棧、龍泉美食苑、龍泉茶社、旅游商業街、燒烤區、露營區、大型小型會議室、戶外拓展培訓基地等。2007年,獲國家AAA級旅游景區稱號。
  十堰市人民公園
  1975年,十堰市建委將市苗圃園林場更名為市堰谷公園,聘請北京林學院園林系專家和技術人員編制規劃,并將十堰公社謝家大隊林地2100余畝劃撥給堰谷公園。1976年修建動物園。1978年修建轉馬亭、觀武亭、松亭和動物園鳴禽館以及古典式門廳,在花圃區修建溫室和盆景園,形成公園雛形。1981年1月對外開放。1998年12月,建成仿古長城600米和山地滑道638米。2007-2009年,市政府投資 1400 萬元,在梅花山頂修建唐式風格重陽塔,高72米9層9檐。2010年12月,人民公園獲國家AAA級旅游景區稱號。2013年5月,獲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稱號。
  大西溝生態旅游區
  大西溝生態旅游區即西溝鄉,位于張灣區南部,國土面積113平方公里,其中耕地面積2780畝、林地面積16.7萬畝,森林覆蓋率94%。境內古跡有停舟寺、紅夢寺、石鼓寺、九泉寺;自然景觀有紅巖山寨、手扒巖、一線天、三仙守玉印、沖天槽、轎頂石、天柱峰、龍頭巖、石門、石窗、關嶺瀑布、蛤蟆石;人文資源和休閑場所有長坪畫湖、長坪水庫、桑皮樹埡子、三峰寨革命遺址、十堰市“三個代表”教育基地、青少年農村傳統教育實踐基地;生態農業、觀光農業旅游資源有白果樹、巨柳、大紅袍、花櫟木、黃蓮木;奇花異草和野生動物牡丹、芍藥、百合、五味子、野葡萄、獼猴桃、香獐、錦雞、黃羊、果子貍。
  百龍潭旅游區
  百龍潭旅游區位于花果街道桃子溝村,與牛頭山國家森林公園相依傍,環抱頭堰水庫,占地6平方公里,峽谷南北長8公里,垂直落差800余米。景區內有植物374種,古樹200多株,其中紅豆樹、銀杏樹屬國家二類保護植物;有水鑿石潭及瀑布景點20多處。
  白馬山旅游區
  白馬山又稱馬嘶山,山形似馬,山巔如昂首駿馬頭,中部平坦寬闊似馬鞍,西部形如馬尾,山巔常白云繚繞,故名白馬山。位于柏林鎮和黃龍鎮南部 ,南北走向,是武當山七十二峰之一,主峰海拔1088米,占地10平方公里。主建筑物金鞍寨內有五仙廟、馬鞍石、馬鞍洞、祖師殿、天井、撫琴臺、神龜石、花巖等景點。登臨白馬山有前山看鳳,后山觀龍,金頂觀日出,石瀑賞奇景,天馬養雪景之說。1996年,白馬山古建筑五仙廟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。
  黃龍生態農業示范園
  黃龍生態農業示范園位于黃龍鎮斤坪村,有高科技農業展示館、蔬菜花卉館、綠色生活館、熱帶植物館、生態餐廳等3萬平方米的精品場館,園區內栽植櫻花等大型苗木800余株,鋪設草坪4000余平方米,種植20余萬株郁金香、觀賞向日葵等花卉,2014年5月開園,已連續兩年成功舉辦郁金香旅游節。

網站地圖 | 設為首頁 | 收藏本站

主辦:中共張灣區委 張灣區人民政府 地址:湖北省十堰市公園路85號

備案號:鄂ICP備17000626號 技術支持:十堰政府網 聯系電話:0719-8665283

政府網站標識碼:4203030009 鄂公網安備 42030302000309號

網站總訪問量:

中文字幕在线流畅不卡高清

<i id="jtvxy"><nobr id="jtvxy"><acronym id="jtvxy"></acronym></nobr></i><strike id="jtvxy"><dfn id="jtvxy"></dfn></strike>
<i id="jtvxy"><nobr id="jtvxy"><i id="jtvxy"></i></nobr></i><i id="jtvxy"><nobr id="jtvxy"><acronym id="jtvxy"></acronym></nobr></i><delect id="jtvxy"><nobr id="jtvxy"><i id="jtvxy"></i></nobr></delect>

<button id="jtvxy"></button>

<delect id="jtvxy"><noframes id="jtvxy">

<delect id="jtvxy"></delect><button id="jtvxy"><dfn id="jtvxy"><strike id="jtvxy"></strike></dfn></button>
<delect id="jtvxy"></delect>

<i id="jtvxy"><nobr id="jtvxy"></nobr></i>

<i id="jtvxy"><nobr id="jtvxy"></nobr></i><delect id="jtvxy"><nobr id="jtvxy"></nobr></delect><i id="jtvxy"><nobr id="jtvxy"><acronym id="jtvxy"></acronym></nobr></i>

<delect id="jtvxy"><noframes id="jtvxy">

<delect id="jtvxy"><noframes id="jtvxy">